首页

女王踩踏免费专区

时间:2025-05-23 20:52:30 作者:深圳外贸连续两月反弹,单月进出口额时隔半年再超4000亿元 浏览量:85704

  中新网9月28日电(记者甘甜 孟湘君)重温“李约瑟之问”,中国给出了怎样的答案?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,西方如何才能真正读懂中国?9月27日下午,由中新社主办、中新网承办的第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“东西问·中外对话”分论坛在山东曲阜举办。北京大学副校长王博和国际儒联副会长、德国汉学家协会主席、德国图宾根大学资深教授施寒微(Helwig Schmidt-Glintzer)与会,并就上述问题展开深入探讨。

资料图:北京大学副校长王博。

  论坛期间,谈及英国学者李约瑟发出的“李约瑟之问”——为什么近代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,施寒微指出,“李约瑟之问”并不是一个正确的问题。

  施寒微在发言中说,“产生于欧洲的现代性已经改变了世界。这种现代性究竟是好是坏,我认为还需要进一步讨论。”他同时指出,“我们也看到,中国已经迅速迎头赶上。现在的关键是,西方或者欧洲和中国已经到了一个互相学习的阶段,我们不应再讨论究竟谁是赢家,谁是输家,而是去想象一种有诸多赢家的未来。”

  王博对此表示,文明的多样性意味着不同的发展道路,世界上很多文明都是在互相学习。他认为,重要的是,当意识到科学技术本身的重要性时,应当去思考如何给科技的发展和创新,提供一方好的土壤。此外,科技和人文都会共同提供价值和现实,忽略任何一方面,都可能给世界带来一种不平衡。

资料图:国际儒联副会长、德国汉学家协会主席、德国图宾根大学资深教授施寒微。

  那么,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,西方如何真正读懂中国和中华文明?对于欧洲学者所提出的观点——中国并非一个像西方语境下那样的“民族国家”,中国的主要特征来自于中华文明的历史,而西方一直试图用西方的方式来理解中国,这样的情况,又如何解决?

  施寒微在论坛上表示,当下的欧洲由许多“民族”组成,但缺乏真正的凝聚力。他认为,需要寻找新的方式来重新组织文明的形态,中国的实践就是一种很好的注解。

  王博也认为,对中国来说,现代国家的构建跟中华民族的构建是一体的。但是,中华民族不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民族国家,所以,应当找到一种新的方式。他强调,读懂一个国家和一种文明并非易事,关键是要确立起平等和互相尊重的态度。(完)

【编辑:何路曼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时政新闻眼丨习近平开启巴西之行 引领中巴勇做“破风者”和“逐浪者”

“甲醇汽车甲天下—山西·晋中”。近年来,晋中市抢抓“双碳”机遇,依托煤炭等资源禀赋和原有产业基础优势,以产业链为主线不断“补链”“强链”,推动甲醇汽车及配套产业加速发展,同时强化政策扶持和配套服务,布局千亿级甲醇经济高能级产业版图,持续探索绿色低碳转型新路径。

中欧金融工作组第一次会议在京举行

23日早晨,上海轨道交通5号线、9号线因触网挂冰,造成9号线松江南站至九亭站区段(共9个站点)停运,5号线闵行开发区至东川路站(支线共5个站点)停运。为应对这一突发事件,上海警方会同运营方在故障区段启动公交短驳预案。

湖北检察机关依法对陈戌源涉嫌受贿案提起公诉

1997年在维也纳举办《欲望与虚空:当代日本摄影》展览时,杉本博司曾经引用中国禅宗语录来诠释《海景》——宋代吉州青原惟信禅师曾对门人说:“老僧三十年前未曾参禅时,见山是山,见水是水。及至后来亲见知识,有个入处,见山不是山,见水不是水。而今得个休歇处,依前见山只是山,见水只是水。”

中国石油大庆石化清洁生产技术升级 减少燃料投入降低运行成本

如今,占堆的腿脚已不像年轻时那么灵活,虽不再经常外出巡逻,但看到像儿子扎西顿珠一样的年轻干部群众,特别是更多年轻的巡边队员接过父辈们的“接力棒”,继续行走在守护国门的巡逻路上,他“感到很安全,也很满意”。

(身边的变化)回乡助稀土高质量发展的“65后”教授

12月8日,2024-2025赛季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界巡回赛北京站进入收官日。在混合团体2000米接力决赛中,由范可新、公俐、刘少昂和孙龙组成的中国队以2分39秒115夺得冠军,刘少昂在最后一圈的最后一个弯道上演完美超越,这也是中国队在本站世巡赛上收获的第二枚金牌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